0413.jpg

本文作者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他結合自己的諮詢經歷,分析了討好型人格背後的根源,同時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願你能在生活中,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跟身邊人產生最真實的關係,更好地成為你自己。


引导图.jpg    

1

 

真實地活著

 

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上週六晚,七歲成名的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自曝是討好型人格。

 

她說,直到去年才發現自己身上的 “討好型人格”。

0413 1.jpeg

起因是有個朋友問她,有沒有跟任何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就是可以和這個人爭吵,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 TA 的那種關係。

 

蔣方舟用這個標準來打量一下自己,很遺憾地發現自己沒有。

 

根本原因在於,她不會去和別人產生任何的衝突。

 

無論是普通的人際交往,還是在親密關係中,她總是儘量避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害怕起衝突,害怕讓別人不高興。

 

她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舉了好幾個例子,認為自己過於注意別人的反應,迎合別人的期待,在很多時候沒有原則和底線。

 

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的時候,明明自己已經很不愉快了,但還是不會表達出來。

 

這段分享在網路上引起很多朋友的共鳴,大家都紛紛表示中槍。

 

真實地活著,仿佛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2

 

討好型人格的根源

 

是因為你害怕被拋棄

 

我們討好型的人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為一直被教導:你不能以自己的感覺為中心而活。

 

心理諮詢中,總是碰到許多人說,我每時每刻都在捕捉重要親人,甚至所有人的感受,然後自動迎合對方,討其高興,以求對方給自己一個認可,只要有認可就已無憾。

 

但同時,他們自己的生命,逐漸淹沒在空虛感中。

 

尤其是現在社交網路的發達,更是放大了我們被人評價的範圍。

 

我們在各種社交軟體上發的內容,都會特別期待別人點贊,強烈期待獲得別人的認同。

 

因此真實的自己逐漸被覆蓋,被人喜歡的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空虛感也變得更強。

 

這份空虛,是因靈魂一直沒有得到滋養。

 

從自己感覺出發而做的選擇,不管多瑣細,都是對靈魂的滋養。

 

孩子的自發行為,是在滋養他們的靈魂。

 

以前認為,這是文化問題,是集體主義與儒家文化對個人生命的絞殺所致。

 

做諮詢後,越來越深地明白,討好習慣的根源,是我們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濃烈的“被拋棄感

黑主任語錄 1.png

集體主義與儒家文化,或許只是這種集體無意識之樹上所結的果子。

 

濃烈的被拋棄感產生的源頭,首先是糟糕的母嬰關係。希望大家明白我這樣寫,絕非是想讓媽媽們承擔一切責任。

 

沒有被母愛點亮的孩子,不敢再求感覺上的連結或情感上的親密,轉成了求形式上的認可。

 

3

 

被拋棄感產生的源頭

 

是糟糕的母子關係

 

一個來訪者,生命的底色是對母親的怕。

 

他的母親並不嚴厲,他若做錯什麼,媽媽不會懲罰他。

 

然而,他就是怕,他將母親的每一句話都當做聖旨一樣,如果有意無意違背了,就會覺得將大禍臨頭。

 

覺知這一切,他明白,他怕的是被媽媽拋棄,就好像是,違背媽媽任何一句話,媽媽都會不要他。

 

沉到這種怕裡,他有了一個意象:

 

一個小球在追一個大球,小球絕對不能停下來,不斷地圍著大球轉,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因擔心稍不留神,大球就不見了。

 

小球是他,大球是媽媽。

 

表面的真相是:

 

媽媽不會拋棄他,並且根本離不開他。

 

感受的真相是:

 

他就是有可怕的被拋棄感,時刻都要圍著媽媽轉,將媽媽隨時可破裂的衣角抓住。

 

這種意象體現在他人生中每一角落。

 

大學宿舍,六個人,他一定是最後一個入睡,因必須所有人都酣然入睡後他才能放鬆下來。

 

只要有一個人沒睡著,這個人就是大球,他覺得稍不留神,這顆球就會離開他。

 

因為這種緊張,中學時,他知道同一年級每個人的性格,而諷刺的是,他又超級宅。

 

討好每個人太累,所以宅。

 

他嚴重的被拋棄感,事實上似乎不成立:媽媽一直在他身邊。

 

但媽媽沒有心,他覺得媽媽像機器人,感覺全關閉了,一切話都從頭腦說出。

 

感受層面的連結感無從建立,只能尋求語言層面的連結。

 

所以他拼命捕捉媽媽話語,將媽媽的每一句話當聖旨,是為了在語言層面上與媽媽保持連結。

 

一旦違背了媽媽的話語,這個連結就斷了,所以覺得被拋棄了。

黑主任語錄 2.png

4

 

為了避免被拋棄

 

可以付出一切

 

本以為,這是一個有些極端的故事,但發了微博後發現,有這種心理的朋友並不少。

 

這位來訪者的被拋棄感,我想在神州大地的每一個村落,每一個城市的角落,隨便都可以看到,而且大把。

 

要麼是真實的被拋棄譬如數以千萬計的留守兒童,而城市裡的孩子則普遍有老人帶。

 

要麼是缺乏感受,語言基本都從頭腦發出的父母。

 

僵屍首先是家裡生產,而權力體系再批量打造。

 

《人間失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直刺人心的准自傳,描繪這種心理說:

 

“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討好別人。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我靠滑稽這條細線,維繫著與人類的聯繫。

 

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可心裡頭,卻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鈞一髮的高難度下,汗流浹背地為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

 

而且,無論我被家人怎樣責怪,也從不還嘴。

 

哪怕只是戲言,於我也如晴天霹靂,令我為之瘋狂,哪裡還談得上還嘴……

 

只要被人批評,我就覺得對方說得一點都沒錯,是我自己想法有誤。

 

因此我總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擊,內心卻承受著瘋狂的恐懼。”

 

太宰治說的“瘋狂的恐懼”,就是對被拋棄的恐懼。

 

這種恐懼壓倒一切,他為了避免這種恐懼可以付出一切,討好算什麼,滑稽又算什麼,只要不被拋棄,做個僵屍也可以。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作家男友,撞火車自殺前留遺言“生而為人,對不起”,是太宰治真實的自殺遺言。

 

他的這本小說名也經典地反映了有嚴重被拋棄創傷的人的感受——《人間失格》。

 

若嬰幼兒時未被看見,自己感覺都沒有在人間存在的資格。

 

有這種感覺做底子,那麼,隨便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也即那些偶爾能與別人建立哪怕再鬆散連結的方式,都會極度執著。

 

松子一直試圖讓爸爸看見自己,卻永遠受挫,直到一天,她靠做鬼臉贏得了爸爸的一個笑容。

0413 2.jpeg

從此後,她一生中做了無數次鬼臉,每一次做時都是為了討好別人。

 

可是,這個可怕而滑稽的鬼臉,只能討好父親,卻會嚇著其他所有人。

 

最終,她覺得自己人間失格。

 

說到資格,我沒有資格看到雷鋒的真實存在。但若從表面看,也很符合心理學道理。

 

一個孤兒,當做好人時能得到關注,甚至是最高領袖的關注,那他自然會對此形成超級執著。

 

5

 

不用故作謙卑和討喜

 

生命是為了更好地成為自己

 

中國式的圖景,譬如傳銷、成功學等等,都有這樣的一個底色在:

 

無數有嚴重被拋棄創傷的人,拼命去抓住一點什麼,以此形成一種存在感。

 

但同時,只要一孤獨一安靜,就會感覺到要命的空虛。

 

希望我們能改變這一圖景。

 

從理論上,最有效的辦法,是構建一個良好的母嬰關係。

 

但真實的解決方案:是每個人自己的覺醒。

 

你意識到了,你先覺醒,而不是你覺得別人問題太大了,然後逼著別人覺醒。

 

特別不能的是,意識到媽媽對嬰兒的致命影響,於是指責她為嬰兒的一切問題負責。

 

相反,真正需要做的,是愛護她,給她寬鬆有愛的環境,她有了愛,就可以更好地傳遞愛。

 

所以切記一點:自己的覺醒就夠難了,逼別人覺醒更難。

 

並且,你覺醒了,會帶來整個家庭的轉變。

黑主任語錄 3.png

最後,無論你的成長環境如何,無論你是何種性格,都將蔣方舟的這段話送與你:

 

“每個人都有一個他獨特的價值,在他實現這個價值的過程中,他有可能是張牙舞爪的,他有可能顯得很笨拙。

 

但是如果你放棄了追求個人的獨特價值,去建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的話,那其實是冒了非常大的風險:

 

你吸引來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賞的人。

 

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討喜的樣子。

 

生命是為了更好地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作者丨武志紅

來源丨武志紅(ID:wzhxlx)


引导图.jpg    

arrow
arrow

    職場黑馬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