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504.jpg

圍棋世界冠軍李昌鎬幾乎沒有妙手,記者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只求 51% 的效率,從來不想一舉擊潰對手。晚清名臣曾國藩並不懂兵法,但他用最笨的打呆仗的辦法 ,將大清從太平軍手里拉回來續了命。為什麼他們都不追求妙手和絕招?這篇文章值得你花時間閱讀和思考。


引导图.jpg    

1

100% 難道不好?

為什麼只求 51% 就夠了

 

下圍棋的人都知道韓國棋手李昌鎬,他 16 歲就奪得世界冠軍,被認為是當代僅次於吳清源的棋手,巔峰時期橫掃中日韓三國棋手,號稱石佛,是圍棋界一等一高手。

 

李昌鎬下棋的最大特點,就是——很少有妙手

 

妙手是指圍棋中精妙的下法,有時候,一著妙手或解開困境,或扭轉敗局,甚至可一子制勝。

 

《天龍八部》裡虛竹隨手破解珍瓏棋局,就是一個妙手,幫他扭轉人生,成為武林中內力最深厚之人。

 

厲害如李昌鎬,為什麼沒有妙手?

 

一名記者曾問他這個問題,他憋了很久說:我從不追求妙手。

 

為什麼?妙手可是最高效率的棋啊!

 

每手棋,我只求 51% 的效率。

 

記者愣住了,只求 51% 的效率?眾所周知,棋子效率越高越佔優勢,高效行棋,自古以來就是棋手追求的目標。

 

李昌鎬又說:我從來不想一舉擊潰對手。

 

記者再追問,他沉默了。

 

為什麼世界第一的棋手,每子只追求 51% 的效率?

 

職業圍棋選手之間,即使有段位之差,勝負也只是在二三目之間。一般的圍棋有 200—300 手,每手 51% 的效率,即有一半以上的成功率,150 51% 的效率累積到最後也會穩拿勝券。

 

李昌鎬最使對手們頭痛的恰恰就是半目勝,一局棋幾百手,最後清盤——贏半目。

 

那妙手不是更好嗎?

 

不。思考下:

 

到底是下出 51% 的穩定發揮概率高,還是下出 100% 妙手的概率高?

 

妙手很美,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陷阱。人追求一擊致命的時候,正是自己最不冷靜的時候,成功了不免沾沾自喜,失敗了心神搖晃,下一步最容易一腳踩空。全力之後,必有鬆懈;大明之後,必有大暗。

 

反倒是 51%,每次都穩穩當當,日拱一卒,最後准贏。

 

2

靠聰明遲早江郎才盡

靠手藝才能持續精進

 

妙手有個重大缺陷:不能反覆運算,無法刻意練習。

 

因為每一次環節都不同,所以每次妙手都是心電一閃的靈感,這樣你永遠無法打磨手藝,只能等靈感來,哪一天靈感用完,生涯也就走完了。

 

靈感沒法刻意練習,沒法打磨手藝。靈感沒有護城河。

 

有人問郭德綱:您這講相聲,萬一有一天江郎才盡怎麼辦?

 

郭德綱說:我們講相聲,學的是技術,練的是手藝啊。這和炸油條一樣,一個炸油條的會擔心自己江郎才盡嗎?把相聲當手藝,不當才氣,才氣會盡,手藝只會越來越精進。

 

許多作者第一本書寫得好,之後就再無佳作;有些樂隊的第一張專輯驚為天人,後來卻每況愈下。還有很多藝術家要借助毒品尋找靈感,他們總覺得自己缺乏靈感,其實是缺少能打磨的一門手藝。

 

反觀李宗盛、周傑倫這種詞曲創作出身的歌手,因為原來就需要大量生產音樂,沒法靠靈感,反而得以持續出新,歌壇長青。

 

我們總熱愛討論誰靈氣十足,有機靈勁兒。長久看下來,這類型的人最容易生涯發展跳崖——要警惕啊,這些詞其實是用來罵你的。

 

因為聰明沒有護城河。

 

李昌鎬的圍棋十訣中第一條就是,不得貪勝

 

玩德州撲克的人——據說德州撲克是最接近真實人生的一種博弈遊戲——常有這種體驗。新手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錢押在中等的牌上,最後總是比別人差一點,幾次下來就輸光了。老手要是沒有好牌就一直喊過,一旦遇到機會全部押進。

 

不得貪勝也是一個被極度低估的道理。各行各業高手一次次地重複,但還是因為太普通,沒有獲得應得的注意力——新手都謀求一把翻盤,但是高手都玩持續反覆運算。

 

因為新手看勝負,高手看概率。高手知道,所有的大勝都是細小優勢的持續反覆運算形成的。

 

3

曾國藩的笨辦法

讓敵人頭疼至極

 

李昌鎬的絕招是 51% 哲學,而晚清名臣曾國藩稱這種戰略為 結硬寨,打呆仗

 

曾國藩一生分為三段:

 

第一段是文人生涯,從 6 歲讀書到 27 歲中進士,一直做到大學士,是當時的學術領袖;

 

第二段是軍人生涯,太平天國運動中,自己組建湘軍,纏鬥 13 年,愣是把懸崖邊上的大清王朝拉了回來續了命;

 

第三段是引入西方科學文化。他組織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引入第一批西方書籍,送出去第一批留美學生(留學培訓行業可不拜關公,而拜曾國藩)。

 

前後兩段都是文人的事,但一介書生怎麼戰勝當時戰鬥力爆裂的太平軍,這是個有趣的戰略研究。

 

曾國藩打仗的心法就是守拙,不取巧,不搞四兩撥千斤。他不懂兵法,於是就用最笨的辦法結硬寨,打呆仗

 

什麼叫結硬寨

 

比如說今天一個湘軍首領接到任務:命爾領軍十萬,速速拿下南京城!

 

這個首領跑到南京城下,不進攻,先紮營:

 

勘探地形,最好是背山靠水。之後無論寒雨,立即修牆挖壕,且限一個時辰內完成。牆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塊築成。壕溝深一尺,以防步兵,壕溝挖出來的土必須要搬到兩丈以外,防止敵人用挖出來的土回填。壕溝外是花籬,花籬要高五尺,其中兩尺埋入土中,花籬有兩層或三層,用來防馬隊。

 

看,這還沒有進攻呢,三防都做好了。這就是結硬寨湘軍本來執行的是進攻命令,但他們把進攻轉變成了防守。

 

結硬寨的打法搞得太平軍很痛苦。說實話,太平軍算是清末驍勇能戰的部隊了,但是碰到這種打法,一點兒招都沒有。

 

你這裡一腔熱血,王者榮耀,希望跟湘軍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你我大戰三百回合,一決生死!

 

一看人家湘軍,埋著頭呼哧呼哧挖坑呢,勤勞的小汗珠掛一臉,根本不準備和你一決生死。一旦進攻過來,就一輪火槍給你打退下去。一看你不進攻了,繼續挖坑。

 

紮一天營就挖一天的坑,慢慢往前拱。

 

所以湘軍攻打一個城市,不是諸葛亮那種一天兩天智取豪奪,而是用一年兩年,不停地挖溝。一道加一道,圓圈套圓圈,一直到城市彈盡糧絕,然後輕鬆克之。

 

這種打法就是微小優勢的持續反覆運算,用時髦的話說,就是做時間的朋友。

 

打武昌,胡林翼挖了一年溝;打安慶,曾國荃挖了五個月。要看哪個城市是湘軍打下來的特容易,整個城外地貌都變了。

 

湘軍與太平軍糾鬥 13 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數幾次有超過 3000 人的傷亡,其他時候,幾乎都是以極小的傷亡,獲得戰爭勝利,這就靠曾國藩六字戰法的後三字:打呆仗。

 

《孫子兵法》中說: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所謂結硬寨,打呆仗,簡而言之,就是先佔據不敗之地,然後慢慢獲得細小優勢,和李昌鎬的 51% 哲學異曲同工。

黑主任語錄1.png

4

成為卓越者的

 “基因是什麼?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柯林斯在其著作《選擇卓越》裡,思考了一個問題:

 

什麼是卓越公司,這些公司的基因有什麼不同?

 

2002 年為基點,柯林斯往前回溯了 30 年,在 20400 家樣本中最終選出了 7 家公司。這 7 家公司連續 15 年市值增長是同行業的 10 倍,有的甚至超過百倍。這本書分析了很多 “10 倍速公司的基因。柯林斯講了很多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日行 20 英里

 

由於北極點在 1909 年被美國人拿下,1911 10 月,有兩位探險家同時瞄準了南極點這個處女地。

 

一位是挪威的阿蒙森,一位是俄羅斯的斯科特。他們同時分兩路出發,競爭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榮譽。當年 12 15 日,阿蒙森成功地把挪威國旗插在了南極點,而斯科特探險隊的五名成員在探險途中不幸全部遇難。

 

你願意做阿蒙森,還是斯科特?

 

兩者有很多差異,但是柯林斯專門提到一個:

 

在整個探險過程中,阿蒙森一直堅持持續推進的原則。在天氣好時絕不會走得太遠,以免筋疲力盡;在遭遇惡劣天氣時,也堅持前進,保持進度。他把探險隊日的行程控制在 15—20 英里(約 24—32 公里)。

 

另外一隊則完全相反,在天氣好時,斯科特讓隊員們全力以赴,而在天氣不好時,則躲在帳篷裡抱怨鬼天氣。

 

為什麼日行 20 英里如此重要?

 

柯林斯的總結是:

 

1)在逆境中,讓你對自己的能力保持信心;

 

2)在遭遇破壞性打擊時,讓你減少災難發生的可能;

 

3)在失控的環境中,讓你保持自製力。

 

好天氣帶來的暴利破壞的不僅是你的自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態和預期,帶著這樣的僥倖心理進入嚴酷的南極雪地,根本沒有生存的餘地。

 

要充分意識到,妙手是成為高手的最大障礙,反覆運算的手藝才是正途。

 

極品的妙手,就是看破妙手的誘惑後,落下的平凡一子。

黑主任語錄2.png

一個看清楚自己在反覆運算什麼的人,就找到了自己的護城河。在當今社會,只要你願意用時間打磨一門手藝,就會有自己的護城河。

 

石佛李昌鎬,大學士曾國藩,探險家阿蒙森,肯定都理解這個道理——選定頭部以後,就專注地死磕。專注讓你無敵,反覆運算讓你精進。除非自己出昏招兒,或者內部瓦解,沒有力量能讓你離開頭部。

 

他們理解弱小優勢持續反覆運算而產生的強大力量——安靜等待那半目輸贏。

 

好的成功,是聰明人花的笨功夫。

 

作者丨古典

來源丨古典古少俠(ID:gudian515


引导图.jpg    

arrow
arrow

    職場黑馬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