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man-chairs-facial-expression-716411.jpg

 

來源丨大資管工廠

 

超級富豪是個什麼樣子?有沒有一套超高淨值人士的特定衡量標準從而使他們區別於其他人群?

 

他們善於做細心的規劃?

或者,他們的財富只不過是他們創業活動中順手得來的副產品?

是什麼讓他們取得巨大的財務成功,天性所致還是後天養成的?

 

本文摘自雷納•齊特爾曼博士的《富豪的心理》,揭秘成為超級富豪的人格特質和行為模式。其中,有很多觀點值得學習。

1.bmp

來源:warfalconIDread01

作者:雷納•齊特爾曼博士

 

作者基於對德國45位財富精英的半結構化訪談,旨在探索人格特徵與成功創造財富之間的關聯。

 

所有受訪者的身家從至少1000-3000萬歐元,到高達幾億到幾十億歐元。其中2/3受訪者的淨資產價值在3000萬到10億歐元之間。

 

而且,大多數受訪者都是白手起家的。

 

本文作者通過這份調查提醒投資者,財富增長需要避開哪些陷阱、哪些顧問,如何將風險降至最低,並通過明智的投資增加財富,從而最大程度地享有財務自由。 


 

圖片 1.png

① 立即填單申請加入黑馬職場聯盟: https://goo.gl/forms/74CA7oq5co0zFOvT2

② 加入黑馬職場聯盟有什麼好處?: https://goo.gl/rPcnwd


 

01

創業生涯早期

 


 

大多數受訪者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

 

60%的受訪者的父母是自主創業人士;

剩下的40%的受訪者的父母都是僱員或公務員;

只有兩名受訪者的父母是藍領工人。
 

 

受訪者的父母通常是企業家、小企業主或農民。他們中的大多數並不富有,受僱於他人時也是如此。

 

在受訪者年輕時,朋友們的有錢父母、富有的親戚、寄宿學校的校友或富有的鄰居,他們的生活方式給一些超級富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很少有人為自己定下一個具體的目標,那就是有一天也要成為百萬富翁。

 

創業的天賦在這些創業者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來了。出於這個原因,受訪者會被問道,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他們是否掙到錢並且是如何掙到錢的。

 

許多受訪者在上中校或大學時就開始掙錢了。但是,令人震驚的是,大多數人沒有從事典型的、學生們常做的工作(比如,酒吧服務員、出租車司機、工廠的臨時工)。

 

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他們傾向於售賣和分銷商品,而不是為時薪而工作。他們學會瞭如何組織、管理和運作項目。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在十幾歲時就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受訪者在中學或大學期間銷售、生產商品或組織各種事務,這些商品和事務所涉及的範圍之廣,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只從他們的企業賺到了相對較少的一部分錢,但是很多人通常每個月能額外賺幾千德國馬克,而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有的人每年能賺到幾十萬德國馬克。

 

所有這些活動的共同之處在於,這些受訪者在他們年輕時沒有為了時薪而工作,而是依靠他們的銷售技巧或組織才能來賺錢。在很早的時候,這些超級富豪就明白了“時間不是金錢”,相反,銷售技巧、人際網絡和組織能力決定了你能掙多少錢。

 

對這些超級富豪來說,學校和大學的教育也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他們在正規教育中的表現往往是很普通的。他們在學校或大學中的表現與個人的財富水準沒有相關性。那些在學校或大學取得最多成就的人並沒有進入富裕階層。

 

1/3的受訪者因繼續積累大量財富而沒有在大學學習,1/7的受訪者甚至沒有完成他們的中學教育。

 

有很多走上致富之路的人曾經是非常叛逆的。當他們在學校時,他們學會瞭如何進行對抗,如何面對主導性規範和行為規範,如何對抗權威人物。這使他們在後來的生活中受益。

 

或者他們學會了承擔責任。他們經常說他們曾是班長或學生代表,他們在學校報紙上發表過文章或組織過政治活動。

 

更重要的則在於他們的課外活動。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參加過競技運動,或者他們以不典型的、創業的方式賺錢,很少有例外。

 

在許多情況下,通過體育運動所學到的知識,比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更重要。作為運動員,他們學會瞭如何處理勝利和失敗以及如何擊敗對手。

 

他們學會了應對挫折,並對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信。參與團隊運動的人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的技能。但是大部分受訪者並沒有參與團隊項目,他們都是作為個體參加比賽的。

 

有些超級富豪在中學或大學上學的同時,還能賺錢。但他們所採用的方式並不包括那些按小時付費的工作,賺錢的方式顯示出所有的創造力,通過銷售各種不同的東西,來積累經驗。

 

通過這些經歷,他們學會了組織、銷售,像創業者一樣思考。

 

 

02

創業動機


分為幾類:
 

2.bmp

 

 

 

第一類:“超級富豪不善共事”。

 

不少的超級富豪,從未想像過自己作為僱員工作或發展,有的則經常說,他們很難融入一個已有組織架構的大型公司。

 

企業家不善於和別人共事,作為很難相處又叛逆的僱員,在現有公司裡很難做出成績的這一假設是成立的。他們自認為是很難相處的人,過於特立獨行以至於很難融入預定規則中或接受他人驅使。

 

第二類:職場發展受限

 

在某個點上他們停下了腳步,因為攀爬職業階梯對他們來說需要的時間太長,或者他們意識到,作為僱員收入增長的潛力太有限。

 

也有超級富翁在創辦自己的公司之前,最初都在大型公司工作或銀行工作來積累經驗或者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發展受限,最終創業。

 

第三類:只會為自己工作

 

父母就是創業者,或者體驗到自己賺錢的優勢,從來就沒考慮過做僱員。或者是企業員的後代,需要進入家族企業。

 

 


03

把追求財富作為人生目標嗎?

 

對於許多受訪者來說,設定書面目標起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些富人遵循暢銷財富類著作所給予的建議。

 

他們為自己設定具體的財務目標和確切的完成期限。數量驚人的受訪者描述了他們每年一次的詳細的目標設定過程。

4.png

他們花時間確定第二年的目標,同時回顧他們過去一年為了評估他們取得的成就而設定的目標。

 

一些受訪者會在更短、更規律的時間間隔裡進行回顧——每個月一次,有些人甚至每天一次。許多人強調,這樣的規劃需要以書面形式進行。只有書面和可量化的目標才是能夠最終核實的。設定更具挑戰性和有明確定義的目標非常有幫助。

 

但並不是所有受訪者都採用了這樣的目標設定方法,他們並沒有設定任何個人財務目標,並質疑設定人生目標是否可行或者有何意義。

 


04

銷售技巧的重要性

 

銷售能力是商人的一個屬性,同時銷售能力也是最重要的創業技能之一。
 

 

不管他們從事何種行業。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積累大量的銷售經驗。

 

2/3的受訪者表示,銷售能力對他們的成功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超過30%的受訪者甚至將其成功的70%100%歸功於他們的銷售才能。

 

對受訪者來說,銷售絕不僅僅只是簡單地推銷一種工藝、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他們在更廣泛的範疇內把銷售定義為說服他人的過程,比如,說服政府官員批准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說服一位優秀人才加入公司,說服員工分享其構思,或者說服銀行家批准一筆貸款。

 

一位受訪者這樣說:“一切皆銷售。”

 

銷售初期銷售員經常遭到拒絕,在這些受訪者看來,這完全不會影響他們。

 

很多受訪者說道,讓說“不”的人改口說“是”,這個過程帶給他們無法比擬的樂趣。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換位元思考,這是許多受訪者所強調的事實。他們認為“讀懂”他人意圖的能力很重要,要憑直覺就能瞭解客戶的恐懼,讀懂封閉的內心以及掌握他們的反對意見,如此才能消除與客戶的隔閡。

 

有好幾位受訪者都形容自己特別敏感,像一個不錯的心理學家。

 

除了換位思考外,專業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儘管這需要結合適當的談話技巧。受訪者經常提到“能夠清晰地解釋事情”在一次成功的銷售中是至關重要的。

 

他們也反復強調人脈的重要性。受訪者講述了他們如何用自己的勤勞、奉獻、毅力和專心致志建立人脈,為他們取得財富成功打下基礎。


 

05

樂觀主義

 

所有的受訪者,都認為自己是特別樂觀的人。
 

 

受訪者用他們自己的話將樂觀主義定義為信念,即堅信“你的能力、人脈或智慧,能夠幫助你找出解決辦法,並幫助你克服任何困難”。

 

對他們而言,樂觀主義也是“對自己行為的自信”,“對自己的信心”以及對你自己的“組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自信。

 

少數受訪者表達了過度樂觀存在問題的對立觀點。他們認識到了過分樂觀的態度可能會導致企業家承擔過高的風險。

 

在這方面,一些受訪者提到,他們已經建立了起平衡作用的決策機制,例如一個通常不那麼樂觀的合作夥伴。


 

06

風險偏好

 

3.bmp

 

研究表明,有意識地承擔風險——尤其是在創業初期有意識地承擔風險——並且在公司發展過程中降低這些風險,企業家是成功獲得可持續財富的必要條件。

 

沒有準備好承擔高風險的人不能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或投資家。

5.png

另外,任何面臨極高風險時間過長的人都有失去他們積累的財富的風險,即使不是失去全部,也會失去大部分。

 

這種情況在人的一生當中出現得越晚,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就越低。其中許多受訪者稱他們對風險的渴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了。

 

在創業初期和積累財富時間,絕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風險偏好較高。而鞏固業務階段完全相反。


 

07

決策靠直覺還是分析?

 

企業家和投資者主要根據“直覺”做決定。45位受訪者中,24位稱直覺主導決策,15位說分析主導決策,6位說分析和直覺在決策中的作用各佔一半,或者他們並沒有明確說明哪個占主導地位。

 

換句話說,在決策中,1/3的人說分析佔首要地位,一半以上的人表示直覺占主導。在總體的調查中,傾向於“理性”決策的比重比傾向於“感性”決策的大。

 

但要注意一點的是,很多受訪者強調直覺不是天生的,而是個人經歷的總和。很多受訪者也解釋了直覺性決策所佔的比例是隨著他們的經歷慢慢增加的。


 

08

大五類人格特徵

 

受訪者接受了大五類人格測試50 個問題的回。

 

發現責任心是最顯著的人格特徵。責任心的定義包括奉獻、嚴謹、認真以及勤奮、自律、有目標和耐力。43位答題者中,39位明顯有這種人格特徵,他們這方面的得分都在2540分之間。他們對這些題目的答案,明顯展示了高度的責任心和可靠性。

 

外向性在受訪者中最普遍,但是卻比具有責任心特徵的人少。43位受訪者中有29位的外向性特別高。他們說自己是非常樂觀的人,喜歡走自己的路。

 

受訪者都表現出較強的開放性人格特徵。43位受訪者中,有28位甚至表示非常喜歡探索不熟悉的事物。他們的腦海中總有不同尋常的設想,對於這種說法,受訪者非常認同。

 

神經質人格特徵在受訪者中表現得較弱。43位受訪者該項的得分均在019分,有36位甚至只得到09分。這表明超級富豪有著超乎常人的理智。


 

09

不墨守成規:"逆流而上"

 

那些白手起家的超級富翁都是自己打拼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的。那些隨大溜的人很難獲得巨大財富。“沒有主見地一味跟風很明顯不是應對競爭的正確做法。

 

 我會把自己描述成一個喜歡開創自己道路的人 ”這一說法一樣得到受訪者的一致回答。43個受訪者中有41個人對這一說法表示贊同,只有兩個人尚未決定。沒有人反對這個說法。

 

有勇氣反對多數意見可能是成功投資的先決條件,因為這可以使人們能夠以低價買入投資項目而以高價賣出。


 

10

應對危機和挫折


 

 失敗後的行動取向”是企業家們一項重要的人格特質。

 

他們能夠在面對危機時保持極端的沉著和冷靜。

 

雖然有些企業家確實談到過會失眠,但大部分人強調,即使在最嚴重的危機中,他們依然能夠放下工作,睡個好覺。他們帶著些許自豪感宣稱,只有經歷一次嚴峻的危機,你才能發現自己是否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並能知道自己個性有多堅強。

 

他們不會將挫折和危機歸咎於外部環境或他人,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本書中採訪的超級富豪並不將自己視為外部環境或競爭對手玩弄詭計的受害者,而是主動承擔個人責任。面對危機,他們也不會以負面的市場變化為藉口,而是承認歸根結底是自己對市場的誤判。

 

應對任何危機,關鍵在於通過坦誠而透明的方式解決問題。戰勝危機的唯一機會是,提前且不加掩飾地將現狀告知所有受影響的利益共用者——主要是債權人、銀行和投資者。

 

他們絕不糾結於無力改變的事情,而是專注於實際的危機解決方案。對他們來說,原諒自己的過錯和承擔挫敗的個人責任一樣重要。


【版權聲明】

「職場黑馬學」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與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blackunicorn0308@gmail.com

 

WechatIMG2194.png

arrow
arrow

    職場黑馬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