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omputer-3368242_1920.jpg

 

這兩天在知乎,看到有朋友吐槽:

 

最近甲骨文裁員,接收了三份簡歷,背景都很漂亮,年齡都在35歲左右,全部面試一輪遊,面試官說技術水準還不如工作了三五年的工程師……

 

這或許是小概率事件。但實際上,這種事情已經屢見不鮮了 —— 從大廠離職後,被前公司的業務框架固化、無法適應新公司的模式,又或者過於安逸,想著能夠在公司養老,慢慢疏忽了技術的更新和成長……

 

許多人都知道,國內企業多多少少有一個潛規則,叫做35歲定律如果到了35歲,你還無法脫穎而出、還做著基層工作,那很可能你就是要被「優化」的物件 —— 畢竟比你年輕、好用又便宜的年輕人,太多了。

 

今天又看到有人提了這麼一個問題:

 

如果你很確定,自己在35歲(或40歲)時,一定會離開現在的公司,無論被動或是主動,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不討喜的問題。但是,卻也是一個值得你我去深思的問題。


 

圖片 1.png

① 立即填單申請加入黑馬職場聯盟: https://goo.gl/forms/74CA7oq5co0zFOvT2

② 加入黑馬職場聯盟有什麼好處?: https://goo.gl/rPcnwd

 

 

1

如何在充滿變化的時代裡更好地生存下去


 

前幾年,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許多行業,也使許多人找到了機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很容易過於樂觀,失去對未來的警惕。我們總會默認,未來的每一天會像昨天一樣,風平浪靜,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

 

但變化往往就在不知不覺之間席捲而來。

 

人工智慧的發展,經濟模式的轉型,企業的自保和過冬……我們所習慣的「常態」,很可能早已不再是常態。而未來的每一天,都有可能出乎我們預期。

 

我很推崇塔勒布在《反脆弱》中的觀點:一個系統越精密、越有序,就越不容易抵抗風險和衝擊能抵抗衝擊的系統未必是「美」的。


 

為了提高反脆弱性,適度的冗餘、刺激和「不適」是必要的,它可以説明系統在變化中紮根。

 

這就帶來了另一個指導思想:單一的生存和發展模式難以持久,更好的做法是擁抱和保持「多元化」

 

實際上,這是我這三四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這個充滿變化和衝擊的時代裡,如何更長久、更好地生存下去?

 

我從來都不喜歡挑起焦慮,而是希望能引發你的一點思考。所以,今天的文章,沒有答案,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來思考這些問題。

 

 

2

你有個人品牌嗎?

 

 

這裡指的個人品牌,不是常見的「做自媒體」,而是指:

 

  • 你的名字意味著什麼?
  • 當行業裡提起你時,別人能夠想到些什麼?

 

我一直提倡一個觀點:這個時代,許多人做出來的業績、獲得的回報和成功,其中極大比例並不是自己的功勞,而是平臺的

 

如果離開了這些平臺,如果不再有平臺的投入、資源、團隊、品牌、流程和模式加成,你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是什麼?—— 這才是真正屬於你的,跟自己所綁定的東西。

 

平臺,團隊,資源,所有權永遠不在你手上。要知道:在一個龐大的、精密運轉的機器面前,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不可或缺。

 

不妨用一個簡單的問題來自測:


 

向別人做自我介紹時,如果完全不提你所效力的公司,你能如何讓別人認識你?

 

這就是你的個人品牌。

 

一個有效構建個人品牌的方式,就是寫作。通過寫作,向外界分享你的經驗、成長和知識,幫助別人成長。這是一種輻射範圍最廣,又能跟更多人取得共贏的方法,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寫公眾號、寫知乎、寫微博……不要問「現在做是不是太晚了」,只要你有持續產出好內容的能力,就永遠不晚。

 

哪怕你在微信群裡面,多發言,多分享真知灼見,多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也是在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 而你只需要花費一點點誠意、時間和精力,但收穫的,可能是自己的經驗,以及別人對你的信任和認可。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寫作之外,也可以通過作品和成果,來打造自己的口碑:

 

  • 如果你是廣告、創意從業者,你有沒有什麼作品,是圈子裡認可的,講出來大家都知道的?
  • 如果你是開發工程師,你有沒有屬於自己的產品和工具?
  • 如果你是銷售和業務員,你做出過的業績、成功拿下的大客戶有哪些?
  • 如果你是品牌、市場行銷專家,你獨立承擔和構築過什麼專案?

……

 

我一直都不鼓勵大家盲目跳槽,更不支持大家自行創業。


 

我要說的是:如果你身在大公司、大平臺裡面,那麼,不妨好好利用這個機遇,充分借助和依託平臺的力量,去做一些「非支撐性」「非協作性」的工作,去把握能讓你獨立發光發熱的機會。

 

比如:負責開拓一個新領域、構建一個新專案、落地一個新模式、完成內部優化和轉型……無論如何,努力去做出一些能夠寫進履歷裡、拿出來向同行展示的東西。並在這個基礎上,幫助公司獲得增長。

 

這是每一位元職場人,需要不斷去審問自己、反思自己的。

 

 

3

你理解業務嗎?

 

許多朋友向我諮詢問題時,我都會發現,他們往往有一個共通的問題:過於專注在自己手頭的職位、工作上,不太瞭解公司的業務。

 

實際上,所有的公司都有一個最本質、最底層的需求:活下去

 

活下去,就需要盈利。


 

那麼,一家公司是怎麼盈利的?它能創造什麼價值?提供什麼產品?面向什麼人群?針對什麼需求?如何營造差異點?通過什麼方式傳播?通過什麼管道銷售?如何收回成本?如何積累口碑和品牌?

 

它的上游是什麼?下游是什麼?大環境是什麼?依託於哪些因素?整個業務鏈條如何連接起來,又如何環環相扣地存活、發展下去?

 

這些問題,如果你從未思考過、從未去瞭解過,那麼,現在也不晚。

 

重點在於什麼呢?你要清楚一件事情:一切工作和產出,最終都要能夠「賣出去」,能夠對別人產生價值,它才是有效的 —— 否則就只是在浪費時間。

 

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瞭解,你自己所處的位置,在這整個系統、整個鏈條之中的哪一環,佔據著什麼樣的位置,跟其他的元素、環節如何互動,如何影響和干預最終的成果 —— 這就是你要做的。

 

記住:離最終產品和客戶越近,你才越重要。

 

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可以説明你鍛煉業務思維。

 

不妨在你產生一個點子,或是創造一個產品時、鑽研一項技術時,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它可以賣給誰?


 

這個問題會促使你轉變視點,從「創造者」轉變為「使用者」,從用戶和消費者出發,去思考,如何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具體而言:

  • 哪些人可能需要它?
  • 它可以解決他們什麼問題?
  • 它跟其他同類產品的差異是什麼?


 

2、它如何賣出去?


 

這個問題會促使你去思考它最終的形態。它可以如何應用到實際中?可以跟哪些系統相結合?可以如何碰撞、發揮出新的價值?如何傳遞給消費者?

 

具體而言:

  • 它可以用在哪些場景下?
  • 它的使用方式和流程是怎樣的?
  • 如果不使用它,會有什麼問題?

3、它可以賣多少錢?


 

這個問題可以促使你從「成本-收益」角度,去分析這項產品或技術的商業前景。

 

具體而言:

  • 用戶可能會花多少錢購買它?
  • 它可以説明客戶實現多少價值?或者節省多少資源?
  • 它可以通過什麼管道賣出去?

 

4

你理解商業嗎?

 

業務再往上一級,就是商業。

 

什麼是商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很簡單:商業,就是通過把需求和供給有效地連結起來,來提升全社會的滿意程度和幸福感。

 

任何行為,只要能夠優化這個過程,就是有價值的,你也就能從中獲得回報。

 

所以,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學習心理學和商業。


 

為什麼呢?因為從整個社會來看,微觀到個體,就是一個個人,最好的研究工具就是心理學;宏觀到整體,就是人與人、群體與群體、需求與供給的連結,最好的研究工具就是商業。

 

這幾年,我也觀察和學習了幾個行業,自己也開了幾家公司,並不為掙短期的錢(也確實沒掙錢),而是為了學習和理解這些行業,接觸這些行業裡形形色色的需求、痛點、問題和人,從而,找到更長期的紮根、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對行業觀察和思考得越透徹,你就越容易發現潛在的優化機會。

 

所以,如果你對商業還比較陌生,不妨從這幾個問題,來開始思考:

 

1、哪些人有可能成為我的客戶?

 

你所熟悉的群體有哪些?這些群體存在什麼問題?有哪些點是有可能去優化、滿足的?

 

2、哪些人可能成為我的合作夥伴?

 

自己從零開始開發「產品」,是很艱難的一件事,而合作的力量總是強於個人的。所以,不妨多接觸更多的人,問自己:


 

  • 他(她)有什麼問題是我能夠幫忙解決的?
  • 我能夠提供哪些資源,跟他(她)已有的東西結合,幫助他(她)做出更有價值、能説明更多人的產品?

 

確保客戶第一、夥伴第二、自己第三,這才是能夠長期持續發展下去的模式。

 

3、哪些東西是我有可能提供的?

 

這就是你的「產品模式」。可以跟第一點結合起來,嘗試將自己的優勢外部化、具體化。


 

我在寫作課也提到過「7C模型」,可以説明思考。

 

4、我能為社會提供什麼樣的整體價值?

 

不要忘記商業的本質:真正有效、能夠長青的商業模式,絕不是賺短期的快錢,而是能夠切實提高整個社會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原因非常簡單:真正能夠長遠做下去的事業,一定是基於信任,而信任又基於什麼?切實有效的價值。

 

像我一直的定位就是「提高大眾的認知」,這也是後面的方向。無論是K12教育,還是職業教育,目的都是一致的:希望能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提升國人的整體認知。

 

這是個很大的宏願,當然也是極難實現的 —— 但我也希望你,能夠用這樣的心態,去看待自己(未來的)事業。

 

這樣,你的事業根基才會更加牢固。

 

 

 

 

5

你對身邊的人有影響力嗎?

 

前面講的內容,或許都比較宏觀,但實際上,你一定也意識到了:它們最終的落地點都在哪兒呢?

 

寫作,你需要理解受眾,知道他們的困惑和問題在哪兒,如何幫助他們成長。


 

業務,你需要理解客戶,知道需求是什麼,有多強烈,如何挖掘他們的願望和動力。


 

商業,你需要理解人性,知道人與人之間是如何交互的,不同群體的特徵是什麼,需要什麼,具備什麼,如何連接……


 

更別說,你需要跟讀者溝通,跟客戶溝通,跟夥伴溝通,跟各利益干係人溝通……

 

等等,不一而足。

 

但許多人都有同一個問題:過於注重「對事的能力」,而忽略了「對人的能力」。對於許多內向的朋友,尤為明顯。

 

實際上,你不可能完全不跟別人打交道。哪怕你不直接對客戶、只鑽研產品,你也需要跟團隊溝通,跟合作夥伴溝通,發揮集體的力量,説明你更好地實現目標。

 

另一點:人工智慧可以替代大多數工作,但有一個方面是難以替代的:就是直接跟人產生聯繫、「人性化」的領域

 

所以,這一點,是你必須要去面對和解決的。

 

我把「對人的能力」,大體上分成這幾類:

 

理解:你能否理解對方的心理,需求,想法,期望,從對方的視角,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

 

溝通:你能否基於對方的特徵和思考框架,明確、有效地傳達資訊,干預對方的決策和行為?

 

激勵:你能否理解對方的長處和劣勢,調動、激勵、激發對方的熱情,去達到你所希望的目標?

 

親和:你能否聆聽、包容、接納對方,給予對方心理上的信任和依賴感?

 

成長:你能否提供資源、創造條件,幫助對方獲得成長、獲取回報?

 

領導:你是否擁有強烈的人格特徵和魅力,能夠洞察某個群體的渴望、動機,把他們緊密地團結起來?

 

不同的事業,需要的能力是不同的。除了做科研,幾乎不存在任何一個領域,是不需要任何「對人的能力」的。

 

你不必非去學心理學不可,也沒有必要,重要的是什麼呢?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不要止步於對自己的控制,嘗試著去引導、培養、干預和團結他人。


 

去把各種鬆散的節點連接起來,凝聚成更強有力的系統,「湧現」出更多的可能性。

 

這並不是特別難 —— 有一個重點是:不要把人當成工具,而是當成目的。

 

如同我在第三點中所提到的 —— 這個世界存在一個黃金法則:你為客戶提供價值,客戶會回報給你信任和支援;你幫助團隊成長,團隊會回饋給你力量;你幫夥伴獲得回報,夥伴會回饋給你機會、資源和可能性。

 

慢慢的,你所提供、給予他人的價值,最終會回饋和彙聚於你自己身上,而它們又會進一步構成你的支撐和積累,「推動」著你不斷前進,形成「飛輪效應」。

 

這是我一直堅持的原則,也是我一直在嘗試、探索的方式,與你共勉。

 

 

 

6

你擁有幾個不同的收入來源?


 

之前的五點,是比較核心的部分。下面,再簡單提三個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如同我在最前面講過的:這個時代,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無疑是危險的;儘量想辦法,讓自己具備多樣性,實現多元化,是對抗變化和風險的一種「反脆弱性」。

 

這幾年,許多人流行「斜杠」「副業」,其實是一樣的道理:重要的是對抗風險,而非短期內掙錢。

 

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在紙上畫一個九宮格,在中心一格填上你的優勢、主業和特長,周圍8個格子留空,一旦你找到一種「可以帶來收入」的來源,就寫上去。

 

最簡單的方式:


 

  • 諮詢:為他人的問題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 寫作:分享你的經驗和知識,打破資訊不對稱,説明他人成長。
  • 連接:把資源連接起來,把需求和供給對接起來,把人群聚攏起來,從中獲取回報。
  • 投資:找到成長中、有潛力的行業,做一些小小的投資,可以是技術、資源、資金,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這些,是你在主業之外,可以去嘗試和思考的方向。


 


 

 

7

你能幫助打破什麼壁壘?

 

這個時代,不同的行業、領域之間,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壁壘。正面的結果是:我們可以享受到技術進步和精細分工的效益,提升生活水準。但負面的結果是:領域之間的溝通、連結、對接,產生了巨大的成本和障礙。

 

那麼,這其中,有什麼是你可以去投入、優化的?這就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如果你能在壁壘跟壁壘之間打開一條通道,你就能享受到行業所帶來的勢能。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賣家和買家之間,往往需要隔著好幾層管道商,而社交電商打破了這種局面,這就是一種壁壘的打破。

 

再例如:我常說的「跨界」,通過不同領域知識、技能的整合,創造出新的、有價值的產品,也是一種壁壘的打破。

 

再比如:有沒有哪個行業的需求和成本虛耗,在另一個行業裡面已經有了相似的解決方案?能否引入?能否打通?這也是一種壁壘的打破。

 

諸如此類,都是我們可以去思考的。


 


 


 

 

8

你所掌握的東西
有哪些是不變的?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有兩層維度的含義。

 

空間上,是否具備「可遷移性」?換一家公司,換一個環境,換一個行業,它是否還能派上用場?


 

時間上,是否具備「穩定效應」?行業發生變化,技術劇變,大環境變化,它是否還能生效?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技術永遠都在更新和反覆運算,但不變的是什麼呢?是底層的架構思維,對業務模型、邏輯和演算法的理解。

 

行業和產品有其生命週期,但可以複用的是什麼呢?是找到需求、理解用戶、提供價值的眼光和判斷力。

 

管道永遠不是門檻,能夠成為門檻的是什麼呢?是獲取信任的能力,拓展管道的能力,連接資源的能力。

 

同樣,無論內容形式怎麼變化,是圖片、文字、長視頻、短視頻……永遠不會變的、永遠稀缺和存在需求的是什麼?好內容。

 

所以,你會看到,我的智識營和寫作課,聚焦的都不是技巧和工具 —— 那些都是「會變的」—— 而是底層的認知、邏輯、心智模式。

 

只要人類不發生質的飛躍,這些就都是「不變的」。

 

這一點,也是我想分享給你的:不斷去思考自己已經掌握的東西,不斷去追問自己可以學到的、獲得的東西,哪些是會流變的,哪些是不變、長久、穩定的。

 

然後,把精力聚焦到後者,不斷拓展瓶頸,完善自己。

 

這才是讓自己能夠長久紮根下去,抵抗衝擊、變化的本質所在。


 

 

如你所見,這篇文章沒有「答案」,我希望能引起你的一些思考,一起來思考這8個問題。

 

這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斷去探索、反思的。

 

無論你是職場新人,還是三五年的主力軍,還是十年以上的資深職場人,這些問題,或許都是我們難以回避的。

 

當變化來臨的時候,不肯直視變化的人,會被變化所摧毀。

 

與你共勉。: )


【版權聲明】

「職場黑馬學」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與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blackunicorn0308@gmail.com

 

WechatIMG2194.png

arrow
arrow

    職場黑馬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