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en-1979261_1920.jpg

來源 l 筆記俠(ID:Notesman)
整理者 l 小花(即開頭的責編)

 

內容來源:本文為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書籍《好聽》讀書筆記。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授權發佈,轉載請聯繫筆記俠授權

 

隨著《「聲」臨其境》等聲音類等綜藝節目的熱播,如何擁有好聲音再度納入大家關注的視野。

 

許多已經漸漸淡出螢屏的演員不靠流量不靠明星臉,單憑聲音就讓眾多觀眾全情投入、淚灑現場,更是重新圈了不少粉。

 

這裡的好聲音不單指音色,更多的是用聲音調動情感、俘獲人心的能力。可見,擁有好聲音的人是多麼有魅力!

 

確實,如今已經不再是一個少說話、多做事的年代了。

 

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擁有一個能在各種場合下表現出眾的好聲音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在這個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聽聲音的時代。作為溝通的第一媒介,「音值」往往比「顏值」更重要。

 

其實,好聲音並不只是專業人士的專利,好聲音還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中表現得更加自信、更有底氣,更容易獲得信賴和機會。

 

在社交場合中,擁有好聲音更容易獲得他人青睞,擁有好人緣。

 

 

在親密關係中,擁有好聲音讓人如沐春風,更容易加深彼此的情感。那些聲音好聽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而那些不好聽的聲音,會導致什麼呢?

 

 

人們會覺得你說的話不重要,你的存在感會顯得很低;人們可能會錯判你的性格,誤會你的意圖。

 

 

人們甚至可能會低估你的能力,否定你的價值。

 

修煉聲音變成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誰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付諸行動,誰就會讓整個人的形象、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從而在人群中顯得出類拔萃。

 

如此一來,練就好聽的聲音或許將成為每個人人生中的必修課。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用聲音更好地表達情緒和態度? 如何讓聲音更好聽?如何更好地調動積極情緒或安撫負面情緒?

 

而知名聲音教練、《好聽:如何練就好聲音》的作者徐潔,就是這方面的資深行家。

 

 

徐潔大學四年經過播音主持科班訓練,她在長期實踐中,深感當今社會人們對於好聲音的迫切需求,所以她在書中將自己從「烏鴉嗓」到「知名聲音訓練導師」所實操過的聲音訓練方法、心得、經驗傾囊相授,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掌握科學發聲方法,以下關於練就好聲音的部分訓練方法就摘選自她書中的內容。


 

圖片 1.png

① 立即填單申請加入黑馬職場聯盟: https://goo.gl/forms/74CA7oq5co0zFOvT2

② 加入黑馬職場聯盟有什麼好處?: https://goo.gl/rPcnwd

 

 

 

01
對於聲音的常見誤區





1.聲音是天生的嗎?
 

很多人會問:「聲音不是天生的嗎?聲音還可以改變嗎?」答案是肯定的。

 

聲帶的確是天生的,但聲音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優化大幅度改善的。

投影片1.PNG

 

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改變我們的聲音,分別是發聲方式、語音語調和聲音情感。

 

 

經過科學有效的訓練,這些都將使聲音產生變化,而且它們的作用都比先天的聲帶條件重要得多。

 

2.好聲音不等於大嗓門
 

好聲音等於大嗓門嗎? 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或回憶一下,就一定能找到身邊那種嗓門很大,但是聽著讓人難受的聲音。

 

嗓門大只能說明你的某部分先天條件不錯,並不能代表你的聲音就有什麼優勢。相反,很多場合下,太大的聲音反而給人帶來困擾。

投影片2.PNG

 

 

 

3.好聲音=普通話標準嗎?

 

說一口標準普通話固然好,但不是衡量好聲音的唯一標準。

 

一些聲音愛好者往往只在意自己的普通話是否標準,有沒有做到字正腔圓,因此只是生硬地念字,完全沒有瞭解文字的內在,也沒有與聽眾形成心靈上的溝通。

 

甚至有人把這種狀態直接搬到真實的說話場景中,這樣的效果就像聽一個機器人在說話。

 

4.我要變成誰誰誰那樣的聲音
 

聲音可以模仿嗎? 如果你有足夠的發聲能力,懂得聲音的變換技巧,並且能夠抓住聲音的特點,模仿聲音是可以的,但不贊同大家抹掉自己的個人特色去做誰的翻版。

 

我們鼓勵「揚長避短」的做法,而不是偏執地「取長補短」。丟掉自己成為別人是一件遺憾的事情,聲音也一樣。

投影片3.PNG

 

 

5.要像主持人那樣說話嗎?

 

首先,優秀的「播音腔」「舞台腔」或者「朗誦腔」都不是一下子就能練出來的,優秀的主持人和播音員在咬字、發聲、表達等方面都經過了數年的錘鍊,才能真正走上播音崗位。

 

其次,他們在生活中未必會保持這種腔調,畢竟那是在特定環境下,作為特定角色需要完成特定目標而調整出的特定狀態。

 

要知道,聲音訓練是為了更好地傳遞我們的情感態度,在各個場合的溝通中讓我們表現出眾,並把話真正說到對方的心裡。

 

投影片4.PNG

 

 

 

02
到底怎麼樣才是好聲音



 

我們上文說過了,好聲音不等於大嗓門,不等於普通話標準,那麼好聲音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有沒有一個相對的標準可以衡量呢?

投影片5.PNG

 

顯然不同的人心中的好聲音各不相同,但是這些好聲音一定都具備四個方面的特點,我將它們稱為好聲音的四個要素,分別是發音清晰、音色悅耳、有溫度以及風格適宜。

投影片6.PNG

 

我們不妨從這四個方面對自己的聲音進行發問。

 

1.我的聲音清不清晰
 

清晰是聲音最基本的要求,因為說話時發出的聲音,最根本的目的是用來傳遞信息的,做好了信息的傳遞,進而我們才能傳遞感情、態度,最後傳達出美感。

 

投影片7.PNG

 

 

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聽得清楚這個基礎上。

 

因此,如果平時講話經常被他人要求重復,那就是清晰這個環節出了問題。

 

2.我的音色是怎樣的
 

聲音的音色或許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何況每個人的音色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因此,我們應該保留自己的某些特色,並且學會揚長避短。

 

投影片8.PNG

 

 

不好的聲音形態可以通過練聲方法得到改變。只要通過對呼吸、口腔和喉嚨這些發聲硬件進行訓練,就可以讓資質平平的音色達到非常棒的效果。

 

很多音色好聽的人都是花了很大精力去練嗓,才得到了大家都喜歡的音色。

 

3.我的聲音有溫度嗎?

 

什麼叫作有溫度的聲音?

 

簡言之就是要暖聲,不要冷聲。 我們發現很多人前兩個方向好像沒有問題,但是聲音離好聽悅耳這個程度還是相去甚遠,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這種流動著的情感和變化著的節奏,還有不同的聲音表現,形成了一種有溫度的聲音。

 

這可以說是聲音的靈魂,把這一點做到了,即使聲音先天條件不好,也能實現驚天大逆轉。

 

同理,再動聽的音色、再標準的普通話如果沒有這一點,聽上去也是索然無味的。

 

4.我的聲音與我相稱嗎?
 

我們說穿衣打扮要看個人風格,也要看場合,用聲也一樣。在職場、生活里,對聲音的要求和審美也不一樣。

 

聲音要隨著身份、關係的轉換,契合場合、人數的變化。合適,就是一種美。

 

投影片9.PNG

 

 


03
應該如何訓練好聲音

 

 

現在你對「好聽」已經有了正確的認知,馬上你將進入系統的訓練環節了,在此之前還有三點重要的提醒。

 

 

1.學會聽,培養自己的聽辨能力
 

聽准才能說好。在聽的能力飛速進步的過程中,模仿能力和發聲能力也會進步得非常快,更重要的是,你會逐漸形成正確的聽覺審美,這是說得好聽的必備條件。

 

你無須擁有絕對音感的天賦,只要你沒有聽覺上的障礙,再對這方面長此以往的忽視下稍加重視,聽得多一點,用心一點,細膩一點,你一定能收穫得更多。

 

 

2.善用工具:錄音和鏡子
 

初學者在剛練習的時候往往會把注意力都放在發聲上,而忽視了「監聽」,將聲音錄下可以在回放的時候站在聽眾的角度審視自己,會發現許多在說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隨著這個過程,聽的能力和審美也將逐漸提升。

 

鏡子可以觀測自己的生理狀態:形體姿態和面部表情。

 

在練聲中我們要聲心相連,聲身相連,身體的每個部位的狀態都會影響我們的聲音。

 

 

3.練習!練習!練習!

 

聲音塑造不是認知型的學習,而是技巧型的學習。有些方法和技巧嘗試起來立竿見影,但唯有通過練習鞏固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能力。

 

投影片10.PNG

 

對許多生活、工作忙碌的人來說,將它作為一項興趣,每天不需要耗費過多的精力,可以少量多次,比如將 30~40 分鐘的練聲時間拆分為兩個時間段來進行。

 

在狀態好、興趣高漲時可以適當延長時間,狀態不好時也不要灰心甚至鑽牛角尖,懂得思考和調整,關鍵是持之以恆。

 

 


04
到日常護嗓小撇門



1.如何更高效地用聲,避免沙啞及咽痛呢?
 

打個古老又經典的比喻:

 

如果給你10斤的大米,你會怎樣將它拎起來呢?是會用小指頭把它勾起來,還是用手掌把它抓起來,或是直接把它扛在肩膀上,用腰背的力量幫你承擔這份重量呢?

 

我相信你一定不會用小拇指去勾,腰腹有力量的人肯定非常樂意選擇最後一種方式,因為會覺得這樣的方式更輕而易舉。

 

很多人在發聲時犯的錯誤就是局部用力,這就好像拿小拇指去勾很重的東西,他也想著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喉嚨,讓喉嚨把活兒全都乾了。

 

這樣講話當然辛苦,聲音不但單薄,音色不好聽,而且嗓子很容易就啞了。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兩頭積極,中間放鬆」,這也是科學發聲的核心要領。

 

「兩頭積極」指的就是上面的口腔面部和下面的呼吸肌(腹部、橫膈肌)應該積極。「中間放鬆」是指喉嚨,不僅是喉嚨,我們的下巴、脖子、肩膀、胸口這一片都應該相對放鬆,這樣發聲才是高效科學的。

 

深吸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松開中間,並且讓我們有了更好的氣息儲備。

 

呼氣時腹部橫膈肌會幫助我們帶動出更有力的氣息,「狗喘氣」、核心力量等的訓練都是為了使「下面」能多使點兒底氣,為我們的喉嚨分擔一部分的勞作力。

 

 

然後,把口腔打開,聲音就有了綻放出來的通道,從只能在喉嚨里嗡嗡作響的聲音,到通過口腔的空間產生共鳴,變得更響亮。

 

 

唇舌積極靈活起來,咬字就能夠更加清晰、更有穿透力,就不需要喉嚨那麼「拼命」了。

 

 

不少人因為說話含糊,被人反映聽不清後,不是對症下藥地去加強吐字的能力,而是增大喉嚨的力量或用下巴的力量去生硬地鏟字,這也會造成音色的緊張和喉嚨的負擔過重。

 

 

口腔、面部積極起來後,也能為喉嚨分擔部分的勞作力。

 

 

這些部位的肌肉越練越有力、越用越靈活,它們的彈性、韌勁就越大。而聲帶的肌肉卻相較脆弱,薄薄的兩片,根本經不起許多人那種過分折騰的發聲方式。

 

 

我們的訓練就是把發聲這項工作分配給嘴(口腔面部)、氣(呼吸肌)這兩個非常得力的幫手,在前兩項的基礎之上做一個正確的配合。

 

 

喉嚨要稍顯「佛系」一些,多數情況下在中間不擋道、不攔路,讓氣息帶動出的聲波能夠貫通自如地在各個空間里回蕩、產生混響,讓口腔把高質量的聲波加工成高質量的語音。

 

 

所以我們反復強調,說話、唱歌等用聲都是全身運動,你會發現很多歌手在演唱時,尤其是唱極具爆發力的高音時會伴有許多的肢體動作,有的人會握著拳頭,有的人會彎著腰,有的人會跺腳,有的人嘴張得特別大……

 

 

他們並不是在作秀,而是要讓除了喉嚨之外的身體其他部位和力量都充分參與。

 

 

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在一次採訪中說道,他在唱高音時甚至需要在那一瞬間加緊臀部發力,才能更好地把聲音飆上去。

 

 

當然日常說話時的用聲、用氣不會像歌唱、朗誦時那麼飽和與藝術,但全身運動的概念是相通的。

 

2.兩個日常保護喉嚨的小練習

 

用嗓較多時,推薦使用以下兩個小方法來放鬆和按摩聲帶。作為掌握科學用嗓基礎上的良好輔助,它們可以讓聲帶的使用更加高效。

 

1.氣泡音

 

氣泡音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護嗓方式,是所有專業的聲音從業者都熟練掌握的一個秘籍,操作起來簡單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吸氣,口腔打開,準備好發單元音「a」的狀態,然後用輕微的氣流達到我們的喉部震動聲帶,發出一串較低的、斷續的、像氣泡一樣的聲音。

 

 

發氣泡音的時候,身體要放鬆,喉部和聲帶的狀態保持相對穩定、始終如一,氣息要平穩,氣泡大小要一致、均勻,顆粒感越明顯越好。

 

 

千萬不要憋氣,如果中途沒有氣了,或者感覺氣泡音明顯走樣了,只需要自如地換氣,然後再接著做就可以了。

 

 

這個練習可以放鬆和按摩聲帶,在大量用聲前發氣泡音就好比劇烈運動前的熱身一樣,讓肌肉能夠更好地適應接下來高強度的工作。

 

 

在大量用嗓後、聲音過緊時也可以發一髮氣泡音,使我們的聲帶放鬆,緩解疲勞,排除聲帶中的一些雜質。

 

 

上課間隙,也可以打一打閉口的氣泡音。閉口的氣泡音和開口的氣泡音一樣,只是從「a」變成「um」。

 

 

另外,氣泡音也可以檢驗我們的聲帶是否處在放鬆的狀態,如果你發不出氣泡音,或者發出的氣泡音不如示範中那麼鬆弛自然,而是憋著的、緊繃著的,就說明聲帶是緊張的。

 

 

初學者如果發不出氣泡音,可以嘗試先輕輕發一個低音「a」,然後逐漸減小音量、降低音調,到最低處就會出現氣泡音了。

 

 

或者試一下早上醒來時發氣泡音,這個時候我們的聲帶是最放鬆的,比較容易發出氣泡音。

 

 

2.哼鳴

 

 

哼鳴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放鬆喉嚨的練習,並且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發聲狀態。

 

 

我們應該怎樣來發這個音呢?

 

 

閉上嘴巴發出「um」的延長音,身體放鬆、心情愉悅,雖然是閉口音,但口腔內部依然要有「口蓋提起如穹隆」的狀態,就像含著半口水一樣,氣息持續、穩定,並有延伸感,好似用氣息將聲音推向很遠的地方,引起了身體內部和周邊空氣的振動一般。

 

 

發出這個聲音的時候會感覺到鼻梁有明顯的震動,胸腔處也會有一點共鳴的感覺。

 

 

身體和聲音都是放鬆自如的。

 

 

這個練習不但能放鬆喉嚨,而且能很好地檢驗你是否做到了「兩頭積極、中間放鬆」,因為只有同時做到氣息深沈、口腔(內部)打開、喉嚨放鬆,你才可以發出這樣有空間感的聲音。

 

投影片11.PNG

用哼鳴的狀態引領自己發聲,比如慢慢張開嘴巴發出開口音,再過渡到一些文字的練習,便能通過它鞏固正確的發聲方式。


本文來源:公眾號 @筆記俠。中國最大的新商業知識筆記共用平臺,微信價值排行榜總榜前十,獨家筆記支持湖畔大學、混沌大學、青騰大學、高山大學、中歐創業營、京東商學院、北大國發院等頂尖商學院課程,BAT、TMD、小米、華為、網易等知名企業,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60萬企業決策及管理層都在看。

【版權聲明】

「職場黑馬學」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與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blackunicorn0308@gmail.com

 

WechatIMG2194.png

 

 

 

 

 

 

 

arrow
arrow

    職場黑馬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