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ack-and-white-black-and-white-community-9816.jpg

 

 

來源 l 插座學院
作者 l 春天

 

 

 

1

大多數飯局

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杭州90後創業者,創業第三年拿到融資3000萬以後,開始飄飄然,頻繁接受媒體採訪,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曝光,一下子成了圈內的名人。

 

於是,各種飯局邀約像雪花一樣飄來,相關和不相關的聚會都會邀請他,幾乎每天都有。

 

為了配合自己接受媒體採訪,整個公司的人都在配合他演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白天閒聊,晚上聚餐,夜裡朋友圈,搞得自己很忙很忙的樣子。而實際上是何等浪費時間,要命的是我竟樂此不疲……

 

不出所料,一年下來,公司差點沒了。

 

他後來反省說:「裝逼那年,公司虧損2000萬,一地雞毛。」

 

科幻作家史特金,曾提出過一個定律:任何事物,其中90%都是垃圾,剩下的10%才有意義。

 

聽起來似乎有些絕對,但仔細想想,的確是這麼回事。

 

讀書或者交友,包括興趣愛好,都是在精不在多。社交也是如此,大多數情況下,你並不需要那麼多飯局。

 

圈外創始人孫圈圈在做咨詢時有個習慣,除了向高管瞭解公司的情況,還喜歡觀察員工們的工作狀態。

 

有一次,她發現一家公司HR部門的員工,不僅一起上下班、一起逛街、一起吃飯,連上廁所都要手拉手一起。團隊成員看起來其樂融融,但公司業績卻很一般,人員效率比行業老大低了一大截。

 

她說:很多管理者都喜歡搞團建,認為這是促進團隊協作的良藥。但實際上,一個理智而成熟的人才,會懂得如何高效地溝通與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根本不需要先通過團建讓大家玩在一起,把關係弄好,再因為團隊成員之間的私人關係好了,所以就更加配合工作。

 

這一點,深以為然。

 

我們不否認團建的意義,但相對而言,管理者想要提升業績,光靠幾次團建和飯局還遠遠不夠。


 

圖片 1.png

① 立即填單申請加入黑馬職場聯盟: https://goo.gl/forms/74CA7oq5co0zFOvT2

② 加入黑馬職場聯盟有什麼好處?: https://goo.gl/rPcnwd

 

 

 

2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友善

卻喜歡獨來獨往?

 

 

知乎上曾有個提問: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友善,卻喜歡獨來獨往?

 

我給這個回答點了贊:「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曾經有個同事嵐姐,就是這樣的存在。

 

公司季度會議上,嵐姐拿過好幾次「最佳員工獎」,是市場部的骨幹員工,但為人卻非常低調,總是獨來獨往。

 

每次飯後,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她從不參與,似乎顯得不那麼合群。

 

但朋友圈里,卻能看到她的另一面:讀書的感悟,一個人的旅行,養貓的趣事……豐富多彩的生活,讓人很難和工作中獨來獨往的她對號入座。

 

有一次公司團建,我和嵐姐分到同一個房間。本以為嵐姐話少,我兩應該也不會有什麼交集。但沒想到,我們從化妝品聊到歷史人物,從旅遊聊到讀書,天馬行空地聊了好久,竟然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聊天中,我漸漸意識到,嵐姐並非我們所認為的不合群和有距離感,僅僅是因為格外喜歡一個人獨處罷了。

 

有人曾說,人最重要的三種能力,其中之一就是「獨處能力」。因為獨處的時光,是一個人自我增值的最佳時機。

 

前幾天大學同學群里,幾個活躍的同學們聊起近況,紛紛吐槽自己的工作,唯獨二海,反其道而行之,告訴我們自己有多喜歡現在的工作。

 

這一說,群里就炸了,大家都懷疑這還是不是他本人。

 

作為當年的學渣,畢業後由於沒有一技之長,換了幾份工作都不滿意,知道我經常寫職場文,就來找我聊天。

 

還記得當時他問我,突然發現自己對設計感興趣,想做UI設計師,但設計行業又有門檻,應該怎麼辦。

 

當時我的回答也很簡單:那就學一些入門知識,先投簡歷進一家小公司學一陣,有機會了再去大一點的公司。

 

沒想到,他還真的放棄了原來下班後打遊戲的時間,用這段獨處的時間自學了很多設計相關的知識,然後進了西安當地一家小公司,從實習生開始做起。

 

就這樣,二海在小公司做了8個月,加上下班後的自學,趁著今年金三銀四,跳到了一家更好的公司,薪資也翻了倍。

 

不是他親口告訴我,我還真難以置信。原來利用好獨處的時間,能對人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對我自己而言,我成長最快的時間,也和一個人來北京工作後的獨處密不可分。正是這段獨處的時光,讓我有了更多深入閱讀和思考的機會,從而漸漸明確自己的方向。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常常為了合群而放棄自己內心真正的意圖,去參加一些所謂的社交活動。

 

但其實,只有當你有了獨處的能力,豐富自己的內心,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才能獲得更多有意義的社交。

 

因為人脈也好,社交也好,其核心都是價值的交換。如果你對他人沒有價值卻一味追求社交,到最後你會發現,所謂的社交,只是和對方吃了一頓飯,交換了一張名片,加了一個微信好友罷了。

 

 

 

 

 

3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自媒體人粥左羅,曾講過自己的一段往事:

 

整個2017年,他基本是零社交:從來沒有出去跟同行朋友探討過,沒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行業飯局,也沒有公開在行業峰會上露過面。

 

整整一年,他把自己封閉起來,就為了做一件事:把自己前2年積累下來的寫爆文、做公眾號的經驗整理出來,做成課程。

 

 

結果,課程火了,成了全網最火的新媒體課。

 

他說:「我很感謝自己不知道自己還有點名氣,甚至輕度不自信的那一年,因為那整個一年,我非常平靜,非常安心地在做自己的事,磨練自己的手藝,不浮躁不自戀,就是日復一日地乾活。」

 

獨處是一種能力,那麼,如何培養這種能力?

 

 

1.做一些能讓生活變好的小事

 

有個同事小魚,被我們一致認為是全公司最會生活的人。每到週末,她都有幾件例行公事必須做:

 

打掃房間,清理出不需要的物品,來一次斷捨離;

給自己泡一壺茶,選一本想看的書,一下午專注讀書;

養一些花花草草,定期讓花草曬太陽;

養一隻貓,給貓洗澡,拍一些好看的照片傳到抖音……

 

她說,恰恰是這些小事,讓她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更能一個人靜下心來做一些事。

 

知乎大V採銅講過一個「價值半衰期理論」,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時候,可以從兩個角度評估:

 

一是這件事情在當下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即「收益值」;

二是這項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即「收益半衰期」。

WeChat 圖片_20190605162124.jpg

 

 

做一些能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小事,就是一個低收益值,長半衰期的選擇。

 

 

可能當下你會覺得這些小事可做可不做,但只要堅持下去,時間一長,你會發現這些小事能給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小確幸。

 

2.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

 

自媒體人李小墨,當記者時是個名副其實的「社交狂人」。當她帶著自己的作家夢想,四處請教別人時,得到的回復卻讓她很失望:

 

 

你不適合寫作,只能寫寫官樣文章;對不起,我們關注的是成名的作者……

 

她靜下心來,拋棄了這些無效社交,開始坐在書桌前讀書和寫作。她規定自己每讀完一本書就寫一篇文章,半年後,真的有編輯找上門來,問她是否有出書的意願。

 

獨處時的閱讀和寫作,讓她摒棄了那些外界的干擾,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最終完成了出書的夢想。

 

我的老闆,有一次和我們聊天,也說到自己從前讀書的事。創業之前,他每天下班後都去附近的咖啡館看2小時書,日復一日,就這樣積累了很多互聯網和商業的常識。

 

 

正是那幾年下班後堅持閱讀帶來的啓發,讓他萌發了創業的念頭。

 

如果你不知道獨處時應該做什麼,那就去閱讀吧。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或者對自己有用的書,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會慢慢改變。

 

作家連岳說:

 

獨處技能,是必須學習的關鍵技能。人在創造的時候,大段時間的獨處就是必須的。沒有獨處能力的人,在現在,尤其是未來,可能就會被淘汰掉。

 

當然,我們從不否定社交的作用。只是相對低質量的社交而言,高質量的獨處,更能讓你成長。

 

希望你,少一些低質量的社交,多一些高質量的獨處。


【版權聲明】

「職場黑馬學」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與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blackunicorn0308@gmail.com

 

WechatIMG2194.png

 

 

arrow
arrow

    職場黑馬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